沙河院区研经管2453、2451党支部与天露园社区党委开展共建活动
时间: 2025-06-19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经管2453党支部于6月13日前往天露园社区居委会,开展以“能源报国担使命 社区同行强作风”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由研经管2453党支部、研经管2451党支部以及天露园社区党委进行共建。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回顾中国能源发展的艰辛历程,展示能源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弘扬青年力量的担当精神以及倡导社区绿色行动,激发学生党支部成员和社区党委对能源报国的深刻共鸣,进一步凝聚共建绿色家园的社会共识。
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宣讲的形式展开。支部党员从延安时期的能源奋斗史讲起,通过“一滴油一滴血”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石油工人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能源自主付出的巨大努力。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英勇事迹,更是将“铁人精神”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提醒了我们能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能源科技板块,宣讲重点介绍了“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平台的突破性成就。此外,CCUS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环保效益、智慧电网的无人机巡检应用以及农村屋顶光伏的绿色革命,生动展现了我国在能源转型中的科技实力。胜利油田通过CCUS技术实现年减排量相当于净化约11个天露园这样的社区,这一成果让学生党员与天露园党员都赞叹不已。
在介绍完能源报国使命的由来及能源科技的发展之路后,支部党员又围绕着“青年应如何践行能源报国”和“社区应当如何实现自己的力量”两方面展开叙述。通过介绍杜小泽教授团队研发的燃煤锅炉“电暖宝”、刘云鹏团队的紫外成像技术、张承婉在风电领域的创新成果等案例,彰显了华北电力大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决心与智慧。宣讲最后聚焦社区行动的力量,呼吁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将空调调高1℃、回收旧手机、参与光伏车棚共建等。同时也倡议居民可以通过支持充电桩建设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本次党日活动反响热烈,学生党员与社区党委成员纷纷表示将把“能源报国”的使命融入日常生活,从点滴做起,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本次活动让“能源报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和社区与能源发展的紧密联系,为社区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初审:杨 芳
复审:王 妍
终审:李伯远
编辑:刘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