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山水有乡逢”实践团赴北京妙峰山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
时间: 2024-02-20 来源:
近日,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山水有乡逢”实践团在妙峰山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实践团相继走访该镇水峪嘴村、樱桃沟村、炭厂村等地,以“党建引领下的妙峰山镇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和灾后重建实施方针”为切入点,观察并探寻新时代妙峰山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灾后应急处置重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工作开展状况与相关经验。
妙峰山镇自然资源丰富、地质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汇聚众多优质旅游景区、特色农产品闻名京城内外,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优势明显、落实良好。但是在去年“23·7”极端强降雨中,该镇受灾严重,乡村振兴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2023年11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先后考察了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妙峰山民族学校、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过持续奋斗,时下当地干部群众正紧握灾后高效重建、持续落实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满怀信心开启新征程。
据悉,该实践团成员5名,均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心系乡村振兴发展,关心乡村灾后重建情况,肩负当代青年担当,积极响应国家“全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号召,科学制定了实践调研方案,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作为第一个高校学生调研团队参观在抢险救灾中发挥“安全岛”作用的妙峰山民族学校;调研妙峰山灾后修缮重建工作中房屋重建安置情况和村民生活质量;研究妙峰山镇“红色旅游业及其衍生产业链”的相关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前往水峪嘴村、陇驾庄村、樱桃沟村、炭厂村、涧沟村等多个村庄进行走访调研,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相关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来往于田间地头与各园区场馆,领略妙峰山镇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并对镇干部领导、项目高干进行专访,仔细搜集、分析大量材料。
经过为期三天的“线上线下结合式”调研,实践团成员感悟到在乡村振兴趋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各村干部对于落实乡村振兴的决心。在各产业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学习各地如何深入落实“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的政策并注重地域特色,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何扩大各类各项产业,积极落实灾后重建修缮项目,防止灾难对经济产生过大冲击,为继续落实乡村振兴做好铺垫,是妙峰山全体乡镇干部和居民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妙峰山镇结合自身优势,切实响应二十大乡村振兴的号召,逐步探索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乡村振兴产业体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积极应对、高效重建、酌情预防。我们作为一支新时代的大学生队伍,更应该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青年力量。”本次社会实践令同学们感触颇深。
初审:孙学霏
复审:李伯远
编辑:刘 扬